扫码微信咨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学校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29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3‰,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85‰,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3.64‰。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392人(其中专任教师2688人,正副教授14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 “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师德典型。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143人,各类研究生14781人,国(境)外学生1218人。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了“际銮书院”,推行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才的改革。学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先后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019年,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4个本科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5511”重大科技创新培育平台,92个省部级科技平台,19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98项,其中获批3项基金重点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高光效黄光LED技术等5项成果中,有4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4金10银16铜。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排42位,2019年排29位。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和Cell Stem Cell上发表。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荣获2019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稻渔工程”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加入了“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是“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6个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扩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遵循“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早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招生计划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通识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掌握一门外语,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同类专业、同层次的毕业水平。
报考条件(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文件为准)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3,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4,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或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5,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临床类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相应专业学历;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2)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4)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报名与录取
详细安排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文件为准。
入学考试科目
专升本:文史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经管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教育学类:政治、外语、教育理论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药学专业改考高数(二)
注:专升本的医学综合指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基础(诊断学)、外科学(外科总论)四门课程的综合.
高达本
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综合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物化综合
高达专: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
学习方式
业余、函授
学习年限
按教育部教学[200617号文件执行,详见招生简章。
学习费用
收费按生源地教育厅、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江西省收费标准具体如下:函授、业余类专科学费:1400元/学年,本科学费:1700元/学年毕业待遇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并可上网查询。本科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其它
1,招生专业以江西省教育厅下发的专业招生计划表为准、
2,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凡上线人数未达到最低开班人数(15人)的专业,考生可转入其他相关专业学习,否学校有权不予录取。
3,考生报考的登陆密码必须由本人保管,如交由他人保管,出现差错由考生自行负责。
4,新生录取后,必须在第一学期内按学校规定时间报到注册,逾期未注册者,学校将不再为其注册学籍.
5,学校按学年逐年收取学费,任何函授站不得以任何形式预收学费。